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发布 >> 静海招商

静海区关于推进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方案

  • 发布时间:2021-12-31
  • 来源:天津市静海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 浏览量:206
  • 字体:大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市委十一届十次全会和区委二届十一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天津市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和《天津市静海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部署要求,紧密契合天津市“1+3+4”现代工业体系,大力推进制造业强区建设,提升静海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推动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2+3+3”现代工业产业体系,结合静海区制造业实际,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制造业强区,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围绕加快构建“2+3+3”现代工业产业体系,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数字经济赋能实体经济发展为主导,聚焦大健康(生物医药、特色食品)、循环经济(节能环保、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新材料(装配式建筑、先进金属<非金属>材料、高端金属制品)、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中攻坚九条重点产业链,全面实施“链长制”,实施建链补链强链工程,着力补齐“创新链”、“产业联盟和服务发展平台(协同创新和商品交易)”、促进发展政策(“产业基金”)全产业生态,做大产业规模、做优产业布局、做高产业能级、做强产业竞争力,为建设天津先进制造研发基地的功能区提供强大产业支撑。

二、工作目标

围绕“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突出静海产业发展特点和优势,实施优势产业基础“再塑工程”,锻长板、补短板,以建链补链强链为重点,聚力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大幅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打造一批具有我区特色优势,在全市乃至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主导产业集群、产业基地,培育领航企业、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拳头产品,形成多业并举、多点支撑、多元发展的五十亿级、百亿级、千亿级产业集群梯次发展格局,推进全区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形成现代工业产业体系。

三、工作机制

按照“一条产业链、一位区领导、一个工作专班、一套工作方案”模式,由区领导同志担任产业链链长,区级部门和产业链重点乡镇园区分管负责同志担任副链长,成立工作专班,建立“六个一”工作推进机制,区镇两级分工协同推进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一)产业链链长。由区领导分别担任九条产业链链长。

工作内容:服务产业链龙头企业,重点项目招商,协调解决产业链发展中的重大事项。

(二)产业链副链长。由区级牵头部门、相关部门和产业链重点乡镇园区分管负责同志担任副链长。

工作内容:定期组织召开工作推动会,按照职责分工协同推进产业链各项工作。牵头落实“六个一”工作推进机制,即培育一批产业链支撑机构、发展一批产业链龙头骨干企业、打造一批产业链园区载体、实施一批产业链重点项目、梳理一批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一套产业链专属政策组合包,精准推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三)产业链工作专班。按照“一条产业链、一个工作专班、一套工作方案”模式,成立产业链工作专班,专班成员由牵头单位、配合单位(相关部门和科技局)和重点乡镇园区(产业集聚地)人员组成,按照一条产业链“专班负责人(牵头副链长)、产业链责任人、行业责任人(相关部门)、产业创新责任人(科技局人员)、重点乡镇园区(产业聚集地)责任人”的“一负责四责任”工作模式。

工作内容:

1.梳理产业链发展现状。制定九条产业链工作方案,明确产业链重点环节、重大项目、龙头企业、招引目标、重点园区等。研究制定“两图两库”,即产业链招商图谱、产业链图谱、重点企业库、重点项目库,实施“挂图作战”。

2.着力推进产业链“卡脖子”技术攻关。梳理产业链关键环节“卡脖子”技术短板,形成关键技术(产品)攻关清单,引导产业链核心企业参与“揭榜挂帅”,搭建产业创新平台,开展产学研协同攻关,协调解决制约产业链发展的瓶颈问题,实现产业链“卡脖子”技术产业化突破。

3.扶优做强产业链重点企业。着力培育产业链领航企业、细分领域单项冠军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围绕合作伙伴、工作目标、在建项目等方面协助企业梳理建立工作目标清单,形成“一企一策”台账,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

4.深入实施撮合对接活动。嫁接各类资源要素,稳定重点产业链、供应链、资金链,提升协作配套水平,推动产业链上下游联动、产供销一体,畅通产业链循环。

5.强化产业链要素支撑。加强产业园区建设,强化园区土地供给与服务设施配套,加快产业向园区聚集,以园聚链、以链集群。加大人才引育力度,打造创新型、技术型、应用型人才队伍,引导人才充分对接产业链建设,服务产业链发展。

四、重点产业链

坚持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优化提升传统优势特色产业并重,以创新发展为引领,聚焦四大产业,明确主攻方向,着力建链补链强链。培育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数字经济、生物医药2条“新链”,拉伸补齐特色食品、节能环保、装配式建筑、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4条“短链”,优化提升先进金属(非金属)材料、高端装备制造、高端金属制品3条“强链”,培育一批链主企业,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产供销整体配套。

(一)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数字经济产业链。以人工智能产业为核心,以数字经济产业为引领,以智能科技应用产业为主攻方向,以新型智能基础设施为关键支撑,构筑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深度融合的数字经济产业基地;以应用服务引进为主,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鼓励引导企业上云上平台,提升工业互联网应用水平,赋能制造业实体企业。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提升效率和优化经济结构,培育打造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扶持美泰真空、成达电子、兆益晶鼎等企业做优做强,推动新型信息技术服务、智能设备制造、互联网平台、数字化效率提升产业加快发展;全力打造智能制造产业园。到2025年,智能科技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和限额以上信息服务业销售收入比重达到30%。(牵头单位:区工信局,配合单位:区委网信办、区科技局,集聚乡镇园区:子牙经开区高新产业园)

(二)生物医药产业链。巩固提升化学药品、兽用药品和现代中药,加快培育生物药品、先进医疗设备及器械、智慧医疗等新兴产业。依托中日(天津)健康产业发展合作示范区,以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天津中医药大学为大健康领域原始创新策源地,以中国医学科技创新体系核心基地天津基地项目和现代中药创新中心为抓手,构建现代化健康产业体系,打造京津冀天津中医药产业基地和国家医学科技创新体系核心基地,共建成果转化及产业集群。形成与子牙经开区高新产业园生物药品和现代中药制造、大邱庄镇(含中德生态城)先进医疗设备及器械、子牙经开区循环经济产业区先进医疗设备及器械再制造上下游联动发展的格局,打造健康产业创新区,推进区域产业发展大融合,构建健康中国战略的先行区。

全产业现有规上生产企业6家,2020年工业总产值12亿元。到2025年生物医药产业规模突破40亿元,年均增长30%,成为国内领先的生物医药研发转化基地。(牵头单位:区科技局,配合单位:区工信局、区市场监管局,集聚乡镇园区:子牙经开区高新产业园、中日合作示范区、大邱庄镇<含中德生态城>、子牙经开区循环经济产业区)

(三)特色食品产业链。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做大做强绿色农产品加工传统产业,推动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和品牌化发展。鼓励企业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不断研发新产品,提升产品价值和品牌价值。做优做强炒货、天津冬菜、酱腌制品、调味品、健康食品等,建设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逐步建成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绿色产品集聚区、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大力拓展粮油精深加工、肉制品加工、乳制品、食品饮料等领域,发展休闲食品、方便食品,提升食品安全和保障水平。

全产业现有规上生产企业38家,2020年工业总产值21.9亿元。到2025年,全产业工业总产值达到30亿元,年均增长7%。(牵头单位:区农业农村委,配合单位:区工信局、区科技局,集聚乡镇园区:静海镇、王口镇、独流镇、陈官屯镇)

(四)节能环保产业链。以节能环保重点工程建设为依托,着力突破能源高效利用、污染防治与安全处置、资源循环利用等关键技术,大力发展高效节能、先进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的新装备和产品,积极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解决方案,带动节能环保产业集群化发展。

全产业现有规上生产企业28家,2020年工业总产值40亿元。到2025年,产业规模达到70亿元,年均增长10%。(牵头单位:区工信局,配合单位:区生态环境局、区科技局,集聚乡镇园区:子牙经开区循环经济产业区、大邱庄镇<含中德生态城>)

(五)装配式建筑产业链。依托天津市现代建筑产业园,推进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建设,发挥天津市装配式建筑产业创新联盟的作用,逐步建立完善“三链三体系”的新发展格局,打造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新型墙体围护结构部品部件新材料及模块化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展示、检验检测、施工装修、工程验收、运营维护及回收利用的全产业链条;依托欧派家居、钢塑门窗、涂料等产业集群优势,发展装配化装修部品,打造厨房用具及配件、金属家具、木质家具、藤制家具、室内外装修装饰集成为一体的家居集成的装配式建筑发展新模式,形成集成化综合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打造国家装配式建筑样板。

全产业现有规上生产企业36家,2020年工业总产值50亿元。到2025年,产业规模达到130亿元,年均增长20%。(牵头单位:区住建委,配合单位:区工信局、区科技局,集聚乡镇园区:唐官屯镇、大邱庄镇<含中德生态城>、子牙经开区高新产业园)

(六)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紧抓产业跨界融合和前沿技术发展机遇,面向产业转型升级新需求,依托现有产业优势,发展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产业,做大做强锂离子电池等动力电池产业,积极培育氢能产业,发展氢燃料电池产业;依托现有新能源汽车优势,重点突破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电池管理系统、电机等核心产品研发,扩大汽车产能,增加汽车品种;重点推动汽车零部件再制造项目,鼓励产业间跨界融合,构建正逆生态产业链及后市场良性生态圈,增强产业国际化水平,打造全国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发展高地。

全产业现有规上生产企业28家,2020年工业总产值61.8亿元。到2025年,产业规模达到110亿元,年均增长12%。(牵头单位:区工信局,配合单位:区发改委、区交通局、区科技局,集聚乡镇园区:子牙经开区循环经济产业区、大邱庄镇<含中德生态城>、子牙经开区高新产业园)

(七)先进金属(非金属)材料产业链。面向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以及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全产业链对新材料的需求,重点发展先进钢铁材料、先进有色金属材料、动力电池材料、车用轻量化材料、节能材料、合金材料等,扩大产业规模,提升发展能级。到2025年先进金属(非金属)材料产业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产业集聚发展和创新主体培育实现新突破。

全产业现有规上生产企业41家。2020年工业总产值127.9亿元。到2025年,产业规模达到200亿元,年均增长10%。(牵头单位:区工信局,配合单位:区发改委、区科技局,集聚乡镇园区:大邱庄镇<含中德生态城>、子牙经开区循环经济产业区、子牙经开区高新产业园)

(八)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全面提升传统产业智能化水平和创新能力,形成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装备制造业集群,发挥政研产学的积极作用,引进人工智能技术,赋能装备制造产业,打造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利用数字经济产业,赋能传统装备产业,提升装备水平,自行车产业打造全国新能源自行车与智能制造装备发展高地,乐器产业打造响当当的乐器文化创意产业基地;依托蔡公庄机场、中旺航空产业园构建航空产业集群,加快打造天津市高端装备制造生产研发示范基地。

全产业现有规上生产企业99家,2020年工业总产值158亿元。到2025年,产业规模达到230亿元,年均增长8%。(牵头单位:区工信局,配合单位:区发改委、科技局,集聚乡镇园区:子牙经开区高新产业园、大邱庄镇<含中德生态城>、中旺镇、蔡公庄镇、西翟庄镇)

(九)高端金属制品产业链。发挥钢铁产业的聚集效应和龙头企业引领作用,夯实传统产业根基。精准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优质企业梯次培育工程、质量强市战略,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服务型制造。加大重要产品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发展先进适用技术,强化要素支撑,形成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产业。

全产业现有规上生产企业378家,2020年工业总产值1266亿元。到2025年,产业规模达到1725亿元,年均增长6%。(牵头单位:区工信局,配合单位:区科技局,集聚乡镇园区:大邱庄镇<含中德生态城>、双塘镇、中旺镇)

五、重点任务

(一)推动协同发展。针对产业发展现状和特点,全面梳理供应链关键流程、关键环节,精准打通供应链堵点、断点,推动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实现协同采购、协同制造、协同物流,促进大中小企业专业化分工协作,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缩短生产周期和新品上市时间,降低生产经营和交易成本。畅通产业循环、市场循环,实现企业间、内外贸配套协作各环节协同发展,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二)培育龙头企业。建立完善龙头企业库,聚焦九大产业链前10名综合实力强、创新水平高、发展潜力大的龙头企业、骨干企业,形成“一企一策”工作台账,强化“一对一”精准服务,推动企业做大做强。培育主导产业链领航企业,打造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孵化“雏鹰”、“瞪羚”企业,引导成长性好的小微企业升规入统,形成产业链优质企业梯次培育格局。坚持产业链上下游联动、产供销一体,深入实施撮合对接活动,提升协作配套水平,畅通产业链循环。

(三)打造产业集群。依托产业链中具有核心地位的龙头企业,吸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聚集,着力构建开放协同、精准有效的新型集群发展促进体系,形成五十亿级、百亿级、千亿级产业集群梯次培育发展格局。大力培育生物医药、特色食品、节能环保3个50亿级产业集群,不断壮大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装配式建筑、先进金属(非金属)材料、高端装备制造4个100亿级产业集群,提升发展1000亿级高端金属制品产业集群。

(四)建设重点园区。坚持资源节约、集聚发展的原则,对现有园区和集聚区实施分类发展,打造产业链重点园区,明确主导产业,设立准入标准,打造公共平台,强化产品认证、技术研发、检验检测、成果推广等综合公共服务,以园聚链、以链集群,实现集约集聚发展。实施主题园区培育工程,着力打造“智能产业园”、“航空产业园”等高品质、高能级的主题园区,成为新动能引育的沃土。

(五)强化项目支撑。树牢“项目为王”理念,按照“策划一批、引进一批、建设一批、投产一批”的思路,围绕重点打造的9条产业链,强化跟踪服务,推动项目加快落户、建设、投产、达产达效,为产业链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坚持精准招商引资,聚焦产业链关键领域、薄弱环节,瞄准总部经济、龙头企业,积极开展产业链招商、敲门招商、应用场景招商、载体平台招商,加速产业链重点企业聚集,引进高端优质项目,构建形成梯次接续、动态推进的项目储备格局。

(六)强化科技创新。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用足用好国家、市政府智能制造项目政策,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支持产业联盟和优势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搭建公共技术平合,建设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等创新载体。开展集成创新,突破一批具有广泛应用的关键技术。强化技术创新应用能力,鼓励企业引进吸收再创新和大规模应用新技术,促进产业迭代升级,形成品牌和市场优势,做大做强产业“底盘”。

(七)加大人才引育。围绕全区主导产业需求,紧抓天津市“海河英才”行动计划实施机遇,靶向招引一批顶尖人才和新动能领域“高、精、尖、缺”高层次人才。突出“项目+团队”引才方式,鼓励领军人物打包人才团队、技术专利等资源“带土移植”。完善人才政策和激励机制,加大人才保障服务力度。支持院校、企业、行业协会等建设职工培训中心、技能大师工作室等载体,培训一批高技能人才。

(八)推动融合发展。坚持智能制造主攻方向,加大信息技术与制造业两化融合,实施精益精细化管理,实现制造业提质增效。积极推进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产业融合,提高产业链细分领域集中度和跨链融合度,促进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探索“区块链+”模式,促进区块链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六、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由区长任组长,常委副区长和主管工业工作的副区长任常务副组长,分管农业、城建和科技工作的副区长为副组长,区工信局、区农业农村委、区住建委、区科技局四个单位主要领导和分管副职,以及区发改委、区生态环境局、区交通局、区市场监管局、区委网信办等单位分管副职为成员的静海区推动制造业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全区制造业产业链发展工作方案,协调解决重大问题,统筹推进全区重点产业链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工信局,办公室主任由区工信局主要领导兼任,区工信局和配合部门分管副职为成员,具体负责全区产业链发展各项工作。各乡镇园区、相关部门务必高度重视,结合实际找准定位,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强化工作联动,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强化政策支持。落实好天津市新动能引育政策和智能制造专项资金政策,推进产业创新转型和智能化改造,拓展新技术新业态应用场景,打造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的产业链。鼓励产业链优质企业参与标准制定,以标准化引领产业创新发展。

(三)强化调度督导。加强信息沟通通报,建立调度机制,强化日常督导,定期调度各产业链工作进展情况,统筹协调各方资源支持产业链发展,构建推进产业链发展的长效机制。

(四)强化宣传引导。强化产业链工作推动专班工作舆论环境营造,充分依托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介,多角度、多形式加强宣传报道,形成良好发展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