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发布 >> 新闻资讯

回眸五载看发展 踏石留印谱新篇 ──静海区过去五年(2017年至2021年)经济社会发展回顾

  • 发布时间:2022-09-06
  • 来源:本站
  • 浏览量:114
  • 字体:大

       强基铸魂树旗帜 凝心聚力促发展

  五年来,静海区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着力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凝聚了谋发展、促发展、大发展的强大合力,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组织保证和精神动力

  五年来,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持续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实践成果,全区上下同频共振、同步发力,结合“向群众汇报”“我为群众办实事”等机制的完善建立,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工作动力,着力构建“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静海大地生动实践。

  深学细悟 筑牢思想根基

  在思想上形成“一盘棋”,才能在行动上拧成“一股绳”。

  五年来,静海区始终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持续加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紧盯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通过“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分层分级举办主要领导干部读书班、党校主体班等政治理论培训,把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贯通起来。

  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组织3329名机关党员开展教育培训;扎实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认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教育培训党员干部3.5万人次,共整改问题1750个,建章立制355项,形成596个专题调研成果,帮助解决群众操心事、烦心事601件,群众好评率达99.15%。

  严管厚爱 建强干部队伍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党支部就是一个战斗堡垒。从脱贫攻坚到疫情防控,从结对帮扶到乡村振兴……哪里工作最险重,哪里就有党员的身影。

  五年来,区委始终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导向,注重在抓发展、抓落实和在急难险重的实际工作中锻炼、培养、选拔干部,一大批积极上进、敢于担当的优秀干部被选拔到各级领导班子中来,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极大地调动了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提升了干部的精气神。

  从夯实党在农村基层执政基础、培养党的事业接班人的战略高度,面向全国广发“英雄帖”,招录333名农村专职党务工作者,到农村基层一线锤炼党性、砥砺品格、增长才干。实行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导师制”帮带,建立经常性考核考察和常态化使用机制,为党的事业薪火相传积蓄了后备力量。

  固本强基 夯实基层堡垒

  阵地有了“党旗红”,群众有了“主心骨”。

  五年来,静海区创新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围绕红色组织全面覆盖、红色细胞迸发活力、红色元素随处可见,推进305个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建设,统一标准、统一设计、统一施工,全面整合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党员活动室、日间照料等23项功能,成为乡村发展的新地标,筑起村级党建的主阵地。加大党建信息化保障,打造“红色广播”,推动党的声音“村村通”。

  同时,深入挖掘静海红色资源,打造静海第一个党支部纪念馆,着力激活、传承红色基因,让红色基因融入到广大党员干部的血液中,成为党性锤炼和精神洗礼的生动教材。

  自2020年4月,静海区以自然小区(片区)为单位,建立126个“邻里之家”党群服务站,同步建立党支部,将360余名社区工作者下沉到各小区,就近开展民政、计生、就业等50多项便民利民服务,2021年以来解决问题2821个。作为最小“战区”,发挥精准服务小区、熟悉居民的优势,为静海零疫情作出突出贡献。

  如今,静海大地上广布着1984个基层党组织、36648名党员。展望新的征程,全区广大党员干部将进一步坚定信念、蓄足活力,为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静海新征程、再创静海新辉煌而努力奋斗。

  农业篇

  沃野逐梦景象新繁花硕果好“丰”光

  仓廪实则百业兴。区第二次党代会以来,静海区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通过不断调整优化农产品结构,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科技化,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实现了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多彩“三农”的幸福画卷徐徐展开。

  五年来,静海区围绕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总体目标,放大要素、主体、资源优势,夯实特色、科技、品牌底板,不断增强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培育了一批主导产业聚集度高、现代要素聚合力强、产品品牌效应凸显、联农富民机制多样的现代农业园区,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展格局持续升级。

  打通科技关沧海变桑田

  近日,位于静海区的天津袁隆平海水稻基地1500亩海水稻喜获丰收,亩产量可达到600公斤,标志着团泊洼盐碱地海水稻示范项目取得了实验种植的初步成功,为下一步做好袁隆平团队耐盐碱水稻品种在华北及环渤海地区的品种选育和海水稻产业化的示范、推广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年来,静海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农机合作社承担的农机作业面积占全区农机作业总面积的75%以上。全区机耕水平98%以上,主要农作物全程全环节机械化率97%。静海区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第四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

  提稳“菜篮子”提升竞争力

  走进生宝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可移动保温膜结构日光温室,一股暖意扑面而来,与室外萧瑟的寒冬反差鲜明,棚内种植的黄瓜等蔬菜郁郁葱葱、长势喜人。

  如今,静海东部以生宝、津美、多兴为代表的现代农业产业格局逐步形成,而在静海西北部的万亩林海内,以林药、林菌、林果为主导的循环经济产业也蔚然成风。

  作为天津西南的生态屏障和“城市氧吧”,几年间,林海循环经济示范区大力建设林下种植基地、食用菌基地、特色养殖基地、休闲旅游基地和农产品深加工基地,着力构建以储备林林下经济为重点的生态产业和立体农业循环经济产业,倾心打造现代都市型农业升级版。

  五年来,静海区农业综合能力稳步提升,区内组建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2166家,辐射农民16万人。全区设施农业面积4.8万亩,设施农业产值达7.29亿元;林下经济41万亩,林业产值达10.24亿元;稻渔综合种养面积8400亩。预计到2021年底,全区可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2.5亿元。

  延伸产业链打造新动能

  提起静海镇,就不得不提起小高庄脆枣。小高庄脆枣种植已有近40年的历史,有品质上乘、入市时间早的特点,如今已成为静海的一张靓丽名片。与小高庄脆枣形成南北呼应的还有良王庄乡罗阁庄村的梨。罗阁庄村成立梨树种植协会,申请了“良王普丰”商标,打造集休闲、采摘、旅游于一体的梨果产业基地,打响梨果产业的“金字招牌”。

  五年来,静海区紧紧围绕发展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条,积极推动农业变产业、园区变景区、产品变精品,促进了以设施农业、林业循环经济、立体养殖等为代表的现代特色农业“百花齐放”。同时,致力于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开拓休闲体验、文化传承、生态服务等非生产功能,实现了农业经营的多功能化。

  工业篇

  以“转”赋能求突破以“升”聚力促发展

  “要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深入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五年来,静海区以绿色生态发展理念为引领,紧紧围绕天津“一基地三区”功能定位,坚持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两手抓,积蓄引育新动能。2020年,静海区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1722亿元,占天津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0.1%,总量位居全市第二,绿色转型的“硬核力量”持续释放。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主引擎”更加强劲

  钢管制造企业在人们的印象中,少不了火花四溅。而天津市友发德众钢管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却干净整洁,智能化、清洁化的生产线几乎看不到有污染物排出。

  作为连续16年跻身中国企业500强的钢铁制造“巨头”,友发在环保方面陆续投入6亿元,自主研发上百项技术专利,摒弃行业原始经营的陈规陋习,不断打造全新循环经济型企业,实现生产与生态和谐共存。

  2020年12月,友发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实现了静海主板上市企业零突破。

  引领产城融合、打造国际合作示范窗口发展理念的注入,也悄然改变着静海传统制造业的发展“质感”。

  2020年,规划面积16.8平方公里的中德天津大邱庄生态城进入全面开发阶段。同年8月,生态城迎来一批大项目集中落户,涉及智慧产业、智能及先进制造、智能网联等多个领域,总投资达7亿元。

  中德天津大邱庄生态城依托大邱庄工业区,结合已有钢铁制品产业,以绿色建筑、新能源、医疗器械、新材料、节能环保、包装为六大方向,逐步促进产业链纵向延伸,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让曾经的“钢筋铁骨”焕发“绿颜”。

  五年来,静海区工业发展逐步形成了以黑色金属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有色金属压延加工业、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交通运输等12个重点行业为主导的协调发展格局。2020年,静海区工业战略新兴产业完成总产值186亿元,占比10.8%。

  聚合效应加速显现 产业提档“装配”时代

  “新”字引领,静海区催生出越来越多的高质量牌“动力源”,产业聚合效应不断凸显。

  在国家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天津市现代建筑产业园的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按照图纸对钢筋进行绑扎,自动化钢筋加工线高速运转,混凝土搅拌站里水泥被不断输送出来,浇筑、脱模……经过后续的一系列程序后,各种预制构件呈现在眼前。

  2017年1月,装配式建筑产业创新联盟在静海成立。2020年9月,天津市现代建筑产业园经住建部批准为国家级园区类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覆盖唐官屯加工物流区、子牙经济技术开发区、大邱庄工业区、子牙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产业园四大板块,构建形成了集研发、生产、物流、展示为一体的装配式建筑全产业链条。

  五年来,静海区加快培育壮大新动能,初步构建高端装备制造、装配式建筑等9条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体系、绩效体系、发展格局加速形成,大健康、节能环保、新能源产业发展迅猛,以绿色、健康、循环、低碳为特征的静海现代产业体系逐步形成。

  创新能力持续提升 科技支撑“智”造

  坐落于子牙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产业园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天津卓宝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产建筑型材料为主的防水系统服务企业。从建厂伊始,公司就把环保定义为企业“底色”,在发展过程中将绿色融入每一步规划。

  截至今年7月份,卓宝科技共申请国家专利53项。对于科技创新的重视,为天津卓宝科技有限公司自身发展注入了强大内生动力,也坚定了企业立足高质量、服务静海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目标。

  五年来,静海区不断激发企业创新能动性。截至2020年,建设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市级及以上技术中心35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9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5家。

  在推动转型升级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上,静海区在产业升级、动能转换、质量效益、内生动力等方面展现出新的活力,经济发展“后劲儿”十足。

  京津冀协同篇

  融入战略“一盘棋”激活发展“动力源”

  五年来,在区域协同发展“一盘棋”的新格局下,静海区把握重要历史性窗口期,立足天津“一基地三区”功能定位,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全力服务雄安新区建设,一个肇启于早春的时代命题,结满了京津冀三地功能互补、错位发展、相辅相成的丰硕成果,瓣瓣同心、同进共赢的良好态势愈加显现。

  牵住疏解非首都功能“牛鼻子”

  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重中之重,也是解决北京“大城市病”,优化提升首都功能的突破口。

  天津桑维金属表面处理有限公司坐落于静海区中旺航空产业园内,是一家专业从事表面处理的加工型企业,涉及高铁动车、船舶、军工、航空航天、电子通讯等多个领域。2016年公司从北京正式迁入航空产业园,经过多年的发展,业务范围不断扩展,经济效益持续上涨。在园区内,像天津桑维金属表面处理有限公司这种因疏解首都功能迁来的企业还有很多。

  随着航空航天、高铁、汽车、电子产品等企业的入驻,2017年11月,静海区成立中旺航空产业园,着力建设京津冀绿色电镀和航空配套产业聚集区。截至2021年10月底,中旺航空产业园入驻企业达130余家,其中北京外迁企业20余家,在有效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同时,也标志着静海区传统产业的换挡升级和转型重生。

  无独有偶,2019年,天津睿智永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从北京乔迁至静海,扎根在子牙经济技术开发区,通过持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力度,目前,公司已经与东南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产品遍布全国各地。

  五年来,静海区抓住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这个“牛鼻子”,以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以特色产业培育优质企业,京津冀协同发展成效显著,累计签约北京项目84个,中国医学科技创新体系核心基地天津基地、工信融商智能制造产业园开工建设,北师大静海附属学校投入使用。

  下活静沧廊“一盘棋”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

  跻身京津冀城市群,静海地处滨海新区和雄安新区中轴线上,是天津距离雄安新区最近的区域,被市委、市政府确定为天津对接服务雄安新区的示范区。着眼于畅通区域协调发展的“经络”,构建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布局,静海区确立了“服务北京疏解、服务雄安建设、服务天津定位、服务滨海开放、服务周边发展”的发展思路,抛出区域协同“组合拳”。

  2018年4月,静海区与河北省沧州市、廊坊市共同签订了深化静沧廊(3+5)协同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推动规划编制、综合交通、产业发展、生态环境、公共服务、工作机制“六个协同发展”,在生态保护、疫情防控、医疗教育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与此同时,静海区积极参与“轨道上的京津冀”建设,编制完成“四网融合”交通规划,津石高速静海段全面完工,津雄城际、津沧城际静海枢纽站选址初步确定,市域郊铁路静海线于2021年2月开工建设。

  不仅如此,超45亿元装配式建筑产品应用雄安新区建设,5万株林海优质苗木绿化“千年秀林”,支持静海全面对接服务雄安新区建设。

  托稳京津冀老百姓的“菜篮子”

  位于静海区国际商贸物流园的天津海吉星国际农产品物流园,在2010年落户静海之初就确定了服务京津冀、辐射三北的战略定位。

  2021年7月20日,天津海吉星城市集配中心一期正式揭牌运营。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畅通流通渠道,海吉星将城市集配功能建设放到了重要战略位置。目前,园区内近30家城市集配商集群发展,初步形成了以美团、京东、河马等大型电商平台以及各大商超、学校、食堂供货为主的城配体系。

  高峰期会有200多家本地农户在市场售卖。一头连接生产基地,一头连接销售终端,是海吉星能够挑起重担的“密钥”。在国内,海吉星向农村基地延伸产业链,开通了聊城──天津海吉星优质农产品物流专线。在国际,今年,2.7万吨南非西柚以“绿色通道”先行示范和“港口直提”模式在天津海吉星分销。

  今年上半年,海吉星国际农产品物流园交易量76.44万吨,较上年同期增幅31.4%;交易额38.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幅37%。

  京津冀一体化是大规划,但根本落脚点还是“米袋子”“菜篮子”等民生实事。托稳百姓的“菜篮子”,装满农户的“钱袋子”,将反哺京津冀长远发展。

  静海区立足京津冀协同发展大战略,抢抓新机遇,应对新挑战,持续解锁高质量发展“动力密码”。从全市经济发展的“跟跑者”变身“并跑者”,并在特色产业领域中实现了国内“领跑”。如今,产业升级突围战“越战越烈”,协同发展主动战“再攀高地”。

  生态建设篇

  碧水蓝天绘新卷 以“绿”为底入画来

  夯实绿色生态屏障、保护修复团泊湿地、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全面落实河(湖)长制、铁腕治污改善环境……五年来,静海区始终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坚持生态环境优先、坚定不移走稳绿色发展之路。

  最近,团泊鸟类自然保护区正在加大巡查力度,检测水质变化,降低湖内水位,充分做好候鸟迁徙的保障工作。现如今,“华北绿宝石”已经成为“候鸟天堂”。

  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五年来,静海区不断加大对团泊湿地修复保护力度。如今的团泊湿地湖区拥有1.2亿立方米的丰富蓄水量,白鹳、天鹅、白鹭等200多种珍稀鸟类在此栖息繁衍,成为候鸟迁徙的重要“驿站”。水系治理、退化湿地修复、退渔还湿等系列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不仅让团泊湖成为静海的生态范本,更被誉为“京津之肺”,被列为“中国湿地自然保护区名录”。

  在团泊湖北岸,始建于1950年的独流减河静静地流淌着,日夜不停地奔向渤海湾。这里上通白洋淀──大清河水系,下达滨海湿地,最终汇入渤海海域,是“白洋淀—独流减河—北大港湿地—渤海湾”生态廊道的重要组成。静海恰好位居这条中轴线上,与雄安新区、滨海新区水系相通、血脉相连,成为雄滨走廊上重要的生态节点。

  在静沧廊(3+5)协同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下,静海主动对标雄安新区白洋淀保护修复和“千年秀林”标准,持续加大生态修复力度,57.83平方公里土地划入天津市生态保护红线。2018年至今,静海区完成生态补水4.7亿立方米,持续开展绿化造林工程,静海林木绿化率达到29.1%,高于全市的28.24%,以生态共治绘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最美“底色”。

  城林相依、水绿相映。在静海西部,与团泊湖遥相呼应的林海循环经济示范区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积极探索生态林、经济林规模化种植模式和生态旅游发展新路径。五年来,园区林木面积扩大到12万亩,覆盖率达60%,经测算,园区内树木每年吸收二氧化碳约290余万吨,释放氧气约260余万吨,消化吸收各类灰尘杂质约300余万吨,成为天津西南部重要绿色生态屏障、绿色银行和天然氧吧。

  唯有“舍”,才有“得”。在生态环境保护上,静海区一直在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

  针对历史遗留的环境问题,静海区全面开展“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散煤和燃煤锅炉“清零”治理、化学污染物和餐饮油烟等重点行业污染治理、机动车污染和道路、施工扬尘防控、秸秆禁烧和鞭炮禁放等专项战役,科学建立生态治理长效机制。

  五年来,静海区依法整治“散乱污”企业3115家;清淤疏浚河道10条,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95%以上;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建成新能源环保发电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成功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区,成为静海生态文明建设的新亮点。

  水生态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绿色高质量发展的血脉。静海拥有600余条各级河道和沟渠、面积超过6万亩的坑塘,拥有大自然赐予的“绿宝石”团泊湖。自从河湖长制实行以来,这些河湖都有了护卫者,有了当家人。据水务部门统计,全区纳管河道沟渠共计613条,长1780余公里,大Ⅱ型水库1座,坑塘2074个,全部落实了河湖长制。团泊鸟类保护区、团泊水库管理处三级湖长组织体系也已建立,湖长制工作纳入河长制组织体系。

  大力治污和持续监管换来了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截至2020年底,静海区大气环境综合指数较2015年改善25.2%,PM2.5浓度改善19.2%;水环境质量稳步提升,全区12座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全部达到天津市新地标排放标准,劣Ⅴ类水体比例降为零,全面消除建成区黑臭水体;农用地土壤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风险得到有效管控。

  一湖澄澈、层林叠翠,构建起静海“东湖西林”的生态格局,如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已贯穿于静海高质量发展的各个领域。静海尊崇遵循生态自然布局之纲,积极推动生态环境改善,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下,未来高质量发展之路也将更加广阔。

  健康产业篇

  产城融合增活力 打造产业新高地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要论述,深化了对民生建设中人民健康事业发展的认识。五年来,静海区瞄准“大健康”,发展医疗、教育、体育、康养四大主导产业,疾蹄步稳,“人、产、城”融合发展的活力之城蓬勃发展。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场上,中医药以突出贡献实力“圈粉”,续写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绚丽篇章。位于静海天津健康产业国际合作示范区内的天津中医药大学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天津中医药大学组分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研制的中成药“宣肺败毒颗粒”,让世界发现中医药的神奇,也见证了中国速度。除了科研人员的群策群力外,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药组分库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充沛活力,为大健康产业注入强劲脉搏,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同时也是组分实验室主任的张伯礼说过“一定要给中医药阵地”,而这个阵地与静海“大健康”基底不谋而合。

  区域协同“一盘棋”,从“拓荒”到“领航”,天津健康产业国际合作示范区在短短几年内,通过主动承接优质资源,不断加速高端医疗产业聚集。吸引中国医学科学院天津健康研究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团泊院区)等高端医疗项目“国家队”签约入驻的同时,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不断聚集,中西医“双航母”创新集群战略格局基本实现。

  今年,合作示范区计划实施的项目有39个,计划总投资331亿元。协和医学院天津医院一期、董庄窠还迁房、医科大学一期、体育学院三期等在建的重大项目进展顺利。

  “处方”要由专业的人来开,保持健康的运动“良药”也必不可少。园区以体育产业“起笔”,高质量建成了包括国内首个下沉式设计的团泊足球场和国际网球中心在内的23个专业化国际标准体育场馆。充沛的体育资源先后承接了WTA天津公开赛、环中国自行车赛等一系列国内外重大赛事。

  四大主导产业中涉及“一老一小”教育与养老产业,与高速发展的园区齐头并进。其中康宁津园历经6年的运营与实践,摸索出一套完整的运营服务标准,推动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贡献。北师大静海附属学校招生运转,朝阳学校建设有序进行。

  如今静海区大健康产业国际健康服务一站式“栖息地”初具雏形。

  2021年1—8月底,天津健康产业国际合作示范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9亿元,同比增长32.6%;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5.65亿元,同比增长33.62%;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67亿元,同比增长23.97%;招商引资实际到位8.01亿元,园区整体发展势头良好,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数字反映发展的脉搏。在健康产业园的带动下,“大健康”名片越擦越亮,而以“大健康”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关联、带动着产业来静发展。其中以尚药堂大健康产业集团为代表的企业在静海区高质量融合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在促进上下游产业融合中释放能量。

  在团泊洼这片沃土上,象征着“大健康”的生命之树正汲取滋养,主干蕴含生机,从中衍生出的枝叶葳蕤蓬勃连接着京津冀,连接着雄安。“生命之树”的每一圈年轮都蕴含着发展的轨迹,静海将以党建引领,以不竭的动力浇灌树木,着力构建具备源头科学创新和前沿技术创造能力的生命健康原创地和策源地,打造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先行区。

  乡村振兴篇

  村美民富产业兴 乡村振兴绘新景

  近年来,静海区对标实现“清净整洁、精细秀美”农村生态家园目标,纵深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生活污水治理、厕所革命、美丽乡村建设等系统工程,着力建设“清净整洁、线条有序、色块和谐、主次协调”乡村振兴特色示范点,致力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助力乡村振兴全面发展。

  打造美丽乡村勾勒生态宜居新画卷

  乡村振兴,生态先行。静海区大力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及全域清洁化工程,致力于从根本上破解农村环境“脏乱臭差”等突出问题,打造天蓝水清岸绿的人居环境,让生态环境治理成果惠及全民。

  一条条平坦整洁的柏油路直通农家,一座座红瓦白墙的新居井然排开,内容丰富的文化墙展现着文明风尚……初冬时节,走进小高庄村,一幅环境美、乡风美、生活美的美丽画卷徐徐展开。

  依偎在南运河畔的小高庄村共有村民213户、514人。几年前,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家里现代化,屋外脏乱差,是这个村的写照。现如今,污水有了“家”,垃圾有人拉,花有千姿百态,景有满目叠翠,是村民的共同感受。

  近年来,小高庄村针对基础设施差的实际,改造上下水管道、硬化村内主街水泥路面,铺设胡同面包砖硬化,新建、改建水冲式公厕,新购垃圾筐,建成封闭式垃圾转运站,成立村保洁队,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五年来,静海区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为抓手,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村容村貌明显改善。累计投资3.73亿元,按照“六化六有”的建设标准,创建美丽村庄157个,同时全面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建设,完成290个村街的污水处理项目,有效解决村街生活污水直排问题,净化农村水环境。

  壮大乡村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核心,静海区坚持创新引领,打造新时代下的农村经济,助力农村居民增收致富。

  陈官屯镇位于静海区南部,古老的京杭大运河从陈官屯穿境而过,滋养着这片土地。随着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大力实施,陈官屯镇依托资源禀赋,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助推绿色转型升级。大力发展运河沿岸23个村河滩特色种植,构建运河“文化带、生态带、生产带、生活带”。围绕农业提质增效和农民增收,做好都市休闲观光文化旅游文章,增加农民致富途径。

  同样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的还有蔡公庄镇的四党口中村。作为乡村振兴示范村,四党口中村在全球管乐器采购商眼中绝对是大名鼎鼎,因为全世界三分之二的铜木管乐器都出自这里。别看村庄不大,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人从事西洋乐器生产,拥有各类乐器工厂达到了34家,产品涵盖萨克斯、小号、长笛、黑管等铜管乐器100多个品类,年产乐器44.7万套,畅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产值达2.5亿元。

  近年来,静海区发展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专业合作社达2185家,辐射带动农民16万人,设施农业、乡村旅游、康养产业、乐器产业等特色产业在静海绿野上遍地开花。

  扎实开展扶贫协作 强村富民促振兴

  乡村振兴根在脱贫。随着市、区两级驻村帮扶组的入驻,静海乡村面貌实现了跨越式巨变,展示出向上发展的强劲势头。

  台头镇北二堡村地处林海循环经济示范区,毗邻子牙河,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但在几年前,村庄规模小、收入渠道单一、产业发展面临瓶颈却还是困扰村庄发展的难题。自2017年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院帮扶组入驻以来,走访了村里每一户人家。经与村“两委”研究后,提出了“生态建村、旅游富民”的发展思路,先后完成了全村道路整修、雨污分流、绿化微景观、笼式足球场等设施建设,同时整修义渡码头,建设休闲广场,并结合村里田园地域特色,按照仿古风格粉刷装饰,多家清新、规范的民宿院落相继落成,打造出融合发展的“村庄版田园综合体”。

  驻村帮扶组的到来犹如一池春水激活了乡村振兴,催生出“农旅+康养”的乡村发展新模式。五年来,静海区完善了政策保障体系,精准施策精准帮扶;完善了督导指导体系,推进任务落地落实,从产业帮扶入手,拔穷根,栽种摇钱树。累计投入资金2.4亿元,实施帮扶项目49个,消费扶贫超过1.5亿元。在新一轮结对帮扶困难村工作中,全区累计投入帮扶资金22亿元,推动120个困难村全部达到“三美四全五均等”帮扶标准,各项帮扶任务全面完成。

  探寻如今的静海农村,各色美景悉数展现。美观大方的民房坐落有序,平坦洁净的道路穿越村庄,各具特色的乡村游人气十足,生活富足的群众喜上眉梢。走在新时代下的静海农村,处处呈现出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盎然景象。

  民生篇

  民之所呼必有应 件件实事总关情

  从改善住房条件到强化医疗保障,从提升教育质量到完善养老服务体系,从稳定就业局势到壮大社会保障系统……盘点静海区五年来的民生账单,事事关系百姓,件件带着温情,群众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的同时得到更多实惠,获得感和幸福感持续提升。

  “喂,你好!我需要家政服务。我家住在……”66岁的刘中保老人听说智慧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开通了,抱着试试的心态按下养老服务指挥调度中心的电话寻求帮助。“我们尽快安排上门服务!”第二天,工作人员上门对老人家中展开了“地毯式”打扫,家中焕然一新。

  五年来,静海区坚持以老年人服务需求为导向,依托天津健康产业国际合作示范区建设,不断筑牢夯实具有静海特色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四梁八柱”,建立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1+3+N”养老服务体系。目前,全区已建成324所老年日间照料服务中心和35家老年家食堂,7个养老机构共设置养老床位达3368张,成立了116个社区邻里之家,居家养老服务补贴实现全覆盖,初步形成人人享有、人人可及、人人可担、人人参与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静海区打造医养结合新模式深入推进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在国务院第三次大督查中被确定为典型经验做法。

  保障基本民生,托住底线最为重要。五年来,区民政部门充分发挥社会救助等政策的托底功能,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从解决人民群众生活需求出发,统筹推进殡葬、救助、社区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全面建设具有现代化城市特点的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和基本社会服务体系,始终注重织密扎牢基本民生保障安全网。全区有城乡低保、低收入、特困人员1.8万人,年发放保障金1.61亿元,年发放临时救助金488.6万元。

  兜底线、广覆盖、医疗保障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在静海看病不再是难事。五年来,静海形成了以基本医保为主体、大病保险为延伸、医疗救助为托底、商业健康保险及多种形式补充医疗保险为补充、“2+2+5+3”架构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全方位部署城乡居民医保参保扩面工作,落实职工大病保险制度,提高大病保障效能,将全部参保职工纳入大病保障范围,降低大病保险起付线,提高大病报销比例,实现大病保险制度全覆盖。同时一体推进“一制三化”改革和医保行风建设。大力缩减审核材料和办事手续,推动医疗保障信息系统与“政务一网通”平台互联互通,“马上办”事项达到84%,“一次办”达到96.8%,“网上办”达到91%。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五年来,全区积极推进学前教育资源建设、义务教育学校改造提升、高中学校布局调整工程,新建、改扩建区第六中学、区第六幼儿园等6所直属学校、2所国办幼儿园以及55所乡镇村幼儿园,提升改造13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累计新增学前教育学位9080个;不断加快“三通两平台”建设,逐步完善教育信息化基础支撑环境,全面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完成天津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在静海数据中心的部署,建成覆盖全区中小学的视频会议系统,45所校际同步教学教室,60个高质量录播室系统,覆盖城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初步形成;不断加大“智慧教育”投入,高规格配置教育设备,全区教室多媒体覆盖率100%。静海区第六小学、杨成庄乡中学等45所学校实现了智能化教学,逐步建立健全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机制。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过去五年,静海就业形势保持长期稳定,就业结构持续优化,就业规模不断扩大,技能人才队伍发展壮大。目前,累计新增就业约7.5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农村劳动力转移共计约3.49万人。开展职能技能培训2.9万多人次,开展创业培训1635人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09亿元。

  一幅幅幸福画面的背后,是静海对民生的大手笔投入;一件件好事实事的办结,让万千百姓倍感温暖,静海五年惠民答卷有“温度”、更有“厚度”。在昂首迈向新征程的路途上,“民生”二字重若千钧。静海将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擘画出新时代民生事业发展的崭新蓝图。

  东西部协作篇

  山海牵手情谊深携手共筑小康梦

  2017年,静海区与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和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卡若区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几年来,静海区按照“升级加力、多层全覆盖、有限无限相结合”工作思路,围绕组织领导、资金支持、人才交流、产业合作、劳务输转、携手奔小康等方面,全力以赴、尽锐出战,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助力卡若区和镇原县成功脱贫摘帽,阔步迈向全面小康之路。

  镇原县是庆阳市最后一个脱贫县,方山乡贾山村是镇原县最后一批脱贫的村子。2020年9月30日,庆阳市政府批准贾山村等28个贫困村“摘帽”退出,在静海、镇原两地的努力协作下,这个曾经被国务院挂牌督战、贫困发生率11.93%的深山小村从此翻开了发展的崭新篇章。

  “输血”管一时,“造血”才能长久。为了夯实脱贫根基,静海区在坚持党建引领、多管齐下的同时,注重产业联动发展,探索走出了一条产业帮扶的新路子。2020年,静海区投入东西部协作帮扶资金80万元,帮助贾山村创办了“331+”万只肉兔养殖专业合作社,每年收益能达到50万元,带领全体村民增收致富。同时,通过肉兔养殖和屠宰项目联动,实现一条龙产业服务,真正使扶贫项目落得住、扎得深、发展好、管长远。

  贾山村的变化是镇原县贫困村走出贫困的一个缩影。静海区始终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重大政治任务,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坚持高站位推动、高效率推进、高标准落实,不断创新帮扶模式、强化产业扶贫,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从“输血”到“造血”,从“单点发力”到教育、医疗、农林、商贸、文旅等领域“多点开花”,从“万企帮万村”到“结对认亲关爱到户”,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采取“点对点”方式,接收镇原400余名务工人员到静海就业。静海区携手镇原县并肩在小康路上阔步前行,确保不落一户一人。

  “十三五”期间,静海区在镇原县累计投入财政帮扶资金1.58亿元,实施帮扶项目38个,带动贫困人口8.11万人;累计选派党政干部及专技人才112名;帮助镇原县务工人员来津就业241人、就近就地就业642人、到其他地区就业2758人;动员静海区乡镇、社会组织、学校、医院与镇原县开展结对帮扶;引导91家企业与镇原86个贫困村结对帮扶;开展结对认亲155对,助力镇原县在2020年11月成功“摘帽”。

  把规划图纸上的黑色线条变为现实中的红瓦白墙需要多久?天津援藏工作队卡若工作组给了我们答案。2021年8月,在卡若区妥坝乡诺玛村的村民“易地搬迁”入住新家前,工作组来到村里进行验收前的最后准备。据了解,诺玛村共有82户664人,其中建档立卡户18户84人。为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静海区为诺玛村建造了新居所、组建了运输队,还规划建设了学校,让村里孩子都能享受到受教育权。

  战贫战困,彰显的是静海温度;小康路上,汇聚的是静海力量。2017年11月,卡若区脱贫摘帽后,静海区始终坚持“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在加快产业协作、增强扶贫“造血功能”的同时,聚焦民生短板,加大帮扶“输血功能”。“十三五”期间,静海区在卡若区累计投入财政帮扶资金3170万元,实施帮扶项目11个;社会动员捐款捐物175.25万元;引导4家企业赴卡若区,累计投资4730.85万元;累计选派党政干部及专技人才51名;动员静海区乡镇、学校、医院与卡若区建立帮扶关系29对;开展“万企帮万村”3对;开展结对认亲22对。

  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在第二个百年征程的历史起点,静海区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不断深化东西部协作机制,绘就协同发展的美好蓝图。

  精神文明篇

  文明雨露润人心 富裕和谐新答卷

  道德模范不断涌现、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水平不断提升、文明实践中心活动充满特色……展开全区精神文明建设“画卷”,跃入眼帘的是一道道秀美壮阔的文明风景,文明新风扑面而来。

  五年来,静海区始终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精神支撑和动力源泉,在加强民主法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发展文化事业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扎实有效地开展了系列创建活动,不断健全完善工作机制,着力推进各项文化事业全面发展,助力全区精神文明建设,为“六个静海”建设提供坚强保障。

  近年来,静海区加大运河生态资源保护力度,不断修炼文化内功,在打造文化惠民工程的基础上,建设运河文化带,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打造了九宣闸、陈官屯运河文化博物馆、独流木桥等一系列文化旅游景点,以文化之进助力静海高质量发展。

  修炼文化内功,更要培育发展外力。新时代下,静海区聚焦融合创新,着力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以大运河为轴,不断深化“文化+”效应,依托地域、文化等优势,催生了团泊网络作家村、新媒体(团泊)峰会等文化品牌,用新的方式手段和传播渠道弘扬优秀文化,在传播向上向善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同时,做活做好静海文化事业发展新文章。

  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几年来,静海区深入开展文明城区创建等工作,坚持以“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人民满意”为目标,着力在“抓重点、破难点、扫盲点、出亮点”上下功夫,有效改善了全区城市整体形象,提升了市民文明程度。

  新时代,文明实践看静海。区委坚持从实际出发、从实用考虑、从实效着力,依托村党群服务中心在全区建设了383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通过社区居民“点单”需求、部门和乡镇村街“接单”,把便民服务送到了社区群众的家门口,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办身边事。

  静海区坚持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天津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为抓手,不断强化宣传指导,营造全民参与创建的氛围,通过创建文明城区建设美丽静海、讲文明树新风、文明健康有你有我、关心关爱未成年人、诚信建设、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等主题活动的开展,持续掀起创文热潮。活动中,涌现出一批先进集体和个人,达到了“以文明示范文明,用文明带动文明”的良好效果。2020年12月,天津文明网公布2018—2020年度(第二轮)天津市文明城区创建名单,静海区成功入选天津市文明城区,为3年文明城区创建工作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在2018—2020年度文明单位、社区、村镇、学校、家庭、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集体和个人评选活动中,全区共评选出6个类别的280个区级先进集体和个人;2020年全区共有30人入选月度天津好人榜,其中强万达荣获全国好人称号。组织志愿服务团队开展了疫情防控、文明交通、文明餐桌、环境整治、文明祭扫等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全区志愿服务综合指数从全市第13名跃升至第1名。

  道德是基石,任何时候都不可忽视,而法律则是准绳,任何时候都必须遵循。几年来,静海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聚焦打造更高水平的平安静海、法治静海,固底板、补短板、锻长板,抓重点、攻难点、铸亮点,全区政法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民主法治工作深入人心。

  通过深入推进依法治区,重大风险化解机制、社会治安防控机制、基层治理创新机制、主动创安协同机制的建立,静海区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高,法治政府建设成效显著,总体实现政治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网络安靖,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为建设“六个静海”、实现“四区”定位奠定了坚实基础。